塔可夫斯基

塔可夫斯基的遗产:直觉超越理性,神性超越凡间

伟大的苏联导演安德烈·塔可夫斯基(1932-1986)一生作品数量稀少——仅仅七部极具超验性与精神性的影片;它们皆具有鲜明的特征:细腻优美的视觉画面,令人迷醉的长镜头,对风景与自然近乎泛神论式的崇敬,以及真实时间、梦境与记忆密无间隙的融合——这些影片在重新定义

理性 潜行者 直觉 塔可夫斯基 马力克 2025-10-28 09:29  2

塔可夫斯基:以“苦难”为名,他预先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境遇

对创作者而言,日记就像私人地下仓库,各类物什囊括其中,不做高低之分,也不刻意归类;而悉心造就的作品,比如一部小说或电影,则如精致瓷器,适宜摆在公共场所,供人观摩。如果意欲进入一个创作者“相对”完整的世界,日记或许是更好的路径,尽管它繁杂无序。人生本来无序。

日记 乡愁 苏联 殉道 塔可夫斯基 2025-10-26 16:53  3

“我不理解为何有才华的人要去做编剧”: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文学剧本

塔可夫斯基曾说:“我不理解为何有才华的人要去做编剧。”这句话可能会引发歧义。但此处没有职业歧视的意思。塔可夫斯基说的不过是在电影行业,有(电影)才华的人应该去做导演。当然,这里的导演即“作者”,而非商业意义上的导演。这是基于塔可夫斯基本人的电影观形成的看法。

电影 文学 编剧 剧本 塔可夫斯基 2025-10-26 10:40  3

塔可夫斯基的树洞、毒舌评论,以及不息的火烛

塔可夫斯基的《殉道学》,一本跨越了16年的日记读本,在今夏阅读,更像是我与塔可夫斯基最正确时机的相遇。不消说,对他的珍爱,从最初收藏牛皮纸袋刻录光盘起,已经经过了VCD、DVD、蓝光乃至蓝光套盒阶段,但纵使研究者,谁又敢说自己就是那个拿到理解他的通关密语的人呢

树洞 潜行者 伯格曼 格拉西莫夫 塔可夫斯基 2025-09-17 06:24  5